曾光谈新冠后遗症可能性,新冠康复后可能发生继发感染,但概率很低。下面,白司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曾光谈新冠后遗症可能性(曾光谈新冠肺炎后遗症的可能性)
【“新十条”:病毒变了,我们也要变,思想和行动要统一】
曾庆红说,现在是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战略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需要一个好的转折点,这应该符合国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最大利益。目前国内优势突变体为Omicron BF.7。该突变体最典型的特点是秘密传播,潜伏期短,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这些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曾鸣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更好的转折点。欧美防控策略的转折点发生在更高的死亡率,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过去,中国的疫情防控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当欧米克隆BA突变体到来时,我们看到情况发生了变化。目前,它具有起效快、费用高的特点。
“敌人变了,我们也要变。在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伐统一。在这样的条件下,新十条措施将在疫情防控的转折点上发挥重要作用。”
曾光说,“新十大”的一个典型特点是遏制范围非常有限。此外,没有疫情风险的地方可以不做核酸,在家的老人和在家工作的居民也不需要做核酸。核酸检测正在降温。
曾光回顾疫情初期,在武汉疫情初期,新型肺炎被列为乙类传染病,采取了甲类防控措施,甲类管理是指可以采取大规模的防控措施,如中断交通、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感染者、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曾庆红说,新冠肺炎疫情现在更像流感,重点是抢救危重病人。监测流行趋势,加强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和病毒耐药性。
【个人防护:形势发生了变化,居民佩戴更多N95口罩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曾光谈到需要认识到,今天的感染人数是这不是“疫情防控20条措施”的结果,也不是“疫情防控20条措施”出台后感染人数增加的结果,而是疾病本身的规律。
他说,大量无症状和轻症病例可能会导致一些病例无法统计,导致一些感染者仍在社会上流动。现在应该更加强调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要照顾好家人,老人要戴口罩。在社会防控放松的情况下,要加强个体防控。
曾庆红敦促更多的人戴上N95口罩,增加抗原检测,减少核酸检测,让居民更容易获得和学会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应及时报告,防止疫情蔓延。
“情况变了,对居民的要求也变了。居民应提高意识,检测呈阳性,并接受规范管理,如居家隔离和居住人员隔离等。媒体还应加强对药品、用品和疫苗购买的宣传指导,特别是要调动接种热情。“疫情防控措施将继续优化,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尤为重要。”
在药物方面,曾庆红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疾病基本都是自愈疾病,轻症和无症状的疾病可以自愈。
“比吃药更重要的是多喝水,多休息,改善营养,保持快乐,不要有压力。这些比药物更重要。他还提醒,一些中成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是防范药,没病不吃。
“如果气温超过38摄氏度,年轻人可以服用退烧药和止痛药。如果退烧了,就不用吃药了。如果感染后出现症状,或老年人基础疾病、慢性疾病加重,应及时治疗。无症状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的目的是腾出病房收治重症患者。曾鸣说,对个人进行必要的防护和隔离,就是要让感染高峰不太高,让感染高峰不太高,以免造成就医高峰。
曾庆红说,中国每10万人中医生、护士和病房的数量,特别是在传染病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衡差距的关键是稳步扩大开放。
【接种疫苗: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比青壮年少】
在谈到疫苗时,曾庆红表示,很难通过疫苗研发来改善病毒的突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疫苗的研发都未能跟上病毒变异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研制出的疫苗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做好了同源免疫和序贯免疫。实验数据表明,序贯免疫效果更为明显。他补充说,目前的疫苗对目前的病毒株仍然有效,特别是在减少严重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
在谈到老年人接种疫苗时,曾庆红表示,老年人接种意愿低不仅体现在COVID-19疫苗上,还体现在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上。老年人接种意愿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疫苗主要在2021年1月至6月推出并接种,此时老年人受到的威胁不大,而中青年是病毒暴露风险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疫苗接种的意识较强。在国外,引进疫苗时就有大量老年人感染甚至死亡,所以老年人很容易接种疫苗。这次“新十条”提到老年人接种疫苗,这是一个亮点。以加强老年人预防接种为原则,向地方宣传动员,情况很快就会改变。
曾鸣还指出,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反应没有年轻人快,也没有年轻人高,所以老年人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中青年。他还表示,无法接种疫苗的人数非常少。我们希望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只要不是晚期或特殊时期,都会尽量等待接种疫苗。他说,在新十条措施中,增加疫苗接种,减少核酸检测,非常适合中国目前的情况。
【后遗症:后遗症集中在去年6月之前,当时没有问题】
有网友在直播互动中提到,新冠肺炎康复后会不会出现第二次感染?曾说,有继发感染的可能,但概率很低,症状也较轻。
对于网友提出的感染是否会留下后遗症,曾光表示该组织表示,在2021年6月之前感染的人,即原始菌株α和β流行的时候,可能有新型冠状病毒后遗症,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但是,疫情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后遗症对中国来说不是问题。
曾庆红详细比较了流感和新冠肺炎。他说,流感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们已经知道流感有100多年了。它是世界卫生组织非常重视的疾病,也是全球监测的传染病。中国有数千个实验室在收集流感信息,“我们可以说,我们很好地掌握了流感的情况,它是如何变异的,以及疫苗是如何应对的。”
曾庆红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冠状病毒不能与流感相提并论。COVID-19的历史太短了。但有些现象是可以比较的,即传播系数、轻症和无症状患者等。流感已经离开了高病死率阶段,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原因。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既要看到乐观的一面,也要看到经验不足的一面。仍然要警惕风险。
一些网友问他们今年能不能回家过年。曾光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恐怕该回家的就回家,不该回家的就留下。在回家的路上,无论检查核酸与否,都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N95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交流,保持距离。
有网友询问如何预防感染婴儿?曾光介绍,患儿感染率低,感染症状轻,患儿已满3岁。为了防止婴儿和幼儿感染,全家人都要接种疫苗,不要把病毒带回家。回家后洗手消毒,有条件的家庭可备一台空气消毒机。儿童应注意健康营养。
如果你被感染了怎么办?曾光认为,判断一个人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无症状或轻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就应该放松,依靠免疫来战胜病毒。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体温高于38.5摄氏度,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还要注意家庭生活,最好在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
【关于医疗跑的风险:每个人都应该使用个人防护措施为重病病人保留大部分床位】
曾光多次提醒,虽然感染症状不严重,也不希望太多人感染,但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高峰,避免造成就医高峰。
在谈到网友担心的就医热潮时,曾庆红表示,将阳性患者隔离在家意味着大部分床位都留给了重症患者。可以增加重症监护病房和隔离病房数量。如果没有,应该配备更多的呼吸机。感染病房和普通隔离病房都有确保医务人员优先接种疫苗。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和职业防护,非传染病科室医务人员要加强培训,必要时加入战斗。动员整个医疗系统,把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方舱医院管理好,再加上做好家庭管理和抗病毒药物口服,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危重病例。
“这种说法要乐观得多。”
曾庆红说,如果我们看到感染的峰值接近上限,社会控制可以相应加强。收紧政策的目的是扩大防控措施的范围。
【关于自己: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首席流行病学家从国家的角度考虑】
过去,曾光多次对持续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预测,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他说,不仅是公共卫生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认为,要不断优化和放开疫情防控。
曾鸣说,他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担任首席流行病学家有19年的经验,这使他能够参与其中,即使在非典爆发时,也能就应对措施向最高决策者提供建议。随着疫情的到来,站在国家和世界格局的角度思考中国应该怎么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专家的一种思维模式。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躺下,中国的疫情防控需要结算。”
以上是关于曾光谈新冠后遗症可能性的解答,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