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正文

跌麻了?还有这些积极的理由

(原标题:跌麻了?还有这些积极的理由)

行情太磨人!本以为2023年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谁曾想这结构性行情如此极端,大部分人都不赚钱,投资目标又从“大赚”变回了“保本”,持仓亏到失去信心了,我的基金还有希望吗?

本期《新基民入市百问百答》引用华夏基金财富家的分享,与大家进行交流。

No.1 经济弱复苏仍有反复,但积极因素也在逐渐显现。

5月27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4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2%。

工业企业盈利增速承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但我们不应忽略的是:尽管4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18.2%,但已经较前值收窄1.0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收窄,同时,5月财新制造业PMI回升1.4至50.9%,重回扩张通道。

正如基金经理许利明所说:

一方面,因为今年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是5%,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此,个别月份超预期,个别月份低于预期,是正常现象。如果每个月份都超预期,全年可能就不只是5%,这既没必要,也不太现实;

另一方面,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弱复苏时期,在底部反复一段时间是正常现象,只要进一步向下探新低的风险不存在,就不会对投资带来过于巨大的伤害。

复苏只是时间问题,不是方向问题,当前复苏的反复期,逢低布局恰恰是长期投资的好时机。

No.2 市场可能过度定价了经济悲观的预期,“利空”早已反映到资产价格上。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国债利率通常可以较好反映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一般与经济预期正相关,而国债利率一般与经济预期负相关。

4月中旬以来,国内大宗商品期市价格跌跌不休,黑色系+工业金属一度破位下行,纯碱和玻璃经历至暗时刻,南华商品指数和南华工业品指数纷纷刷新去年10月以来新低;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一路下行到2.7%附近,创下22年11月以来新低。(来源:Wind)

但如果将去年四季度与当下相比,无论是疫情的影响还是经济的趋势,都不能同日而语。

由此可见,当前的资产价格相较于实际的数据出现了过度调整,其实已经较为充分地定价了对于后市悲观的预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无论在经济还是政策方面才更有出现预期差的可能性。

事实上,股市总是会提前反应经济预期,股价通常会提前涨跌,一般领先宏观数据拐点2个月。

参考2021年二季度以来的经验,每一次股市由于担心经济,下行的时间均在一个季度左右。因此,“弱复苏”将不再成为制约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这轮始于3月初的股市调整可能逐步接近尾声。(来源:信达证券)

随着后续数据的出炉,反而有望带来“利空出尽”的效果。

No.3 市场情绪陷入谷底,“反转”可能一触即发。

偏股型基金的发行情况向来是一个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募集规模一般和市场行情和投资热度正相关。

但基金业有一句老话叫做“基金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因此,业内人士经常将基金的发行规模看成一个逆向操作的情绪指标。

基金发行的高峰通常对应着沪深300指数的阶段性高点,但随着基金发行陷入“清冷时刻”,大级别的投资机会时常也随之孕育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12.1.1-2023.5.29,统计口径为wind基金)

5月以来,权益新基发行再度“滞销”,本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不足90亿份,创下2018年四季度以来的单月新低,与2012年7月、2014年6月、2015年9月、2018年7月这几个新基发行大底旗鼓相当。

但如果在上述低谷期买入宽基指数、万得权益基金指数,持有一年、三年大概率可以斩获不错的业绩回报。

注:数据来自Wind,万得基金指数,分别统计2012.7.30、2014.6.30、2015.9.30、2018.7.31买入不同指数持有1年和3年涨幅。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因此,当基金发行进入寒冬时,提醒我们市场又进入了难熬焦灼的磨底期。

但成功的投资往往是逆人性的,比起“随大流”撤退,与人群逆向而行,往往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No.4 股债性价比重回高位,已接近去年4月“大底”的水平。

衡量股债性价比的指标是风险溢价,通常指股票市场指数市盈率的倒数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代表着这两类资产预期回报的差额。风险溢价越高,意味着投资股票资产的性价比越高

研究发现,风险溢价对未来一年内的股债相对收益的预测精度高达79%。(来源:中信证券)可以用于中期择时,帮助大家“抄底逃顶”。

如下图所示,当风险溢价处于高位时,随后基本有望迎来一波较大的行情,例如19年1月、20年3月和22年4月

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8.5-2023.5,风险溢价=1/市盈率-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中证))

目前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为5.79%,处于近5年84.5%分位数处的高位,已经与2022年4月的市场大底位置类似,显示目前以A股风险补偿所反应的投资者情绪,处于历史较低区域,股市已经积累了较高的性价比。

从历史的择时经验来看,如果可以克服恐惧,以逆向思维在此阶段买入并长期持有,往往可以获取较好的收益。

No.5 不要轻易陷入悲观的宏大叙事,而忘了投资中最朴素的哲理。

情绪的钟摆总是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中来回震荡,使得市场总是低谷、顶峰交错,但总会回归到正常的主线上来。

真正决定是否应该买入/卖出的,是资产目前的价格是否合理。万物皆有周期,即便周期有长有短,但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定价错误长期视而不见。

从宏观环境来看,2018年的热点是 “中美贸易战、经济下行压力、去杠杆”,目前的纠结是“地产形势、经济增速换挡、海外扰动、地缘因素”,同样的“内忧外患”、同样的信心冲击。

复盘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冲突和国内的金融去杠杆,投资者对经济的担忧愈演愈烈。

到了2018年四季度,市场信心开始跌入谷底,投资者开始自发将利空放大为宏大叙事,认为“这次不一样”

中美对抗加剧,贸易关系恶化走向“新冷战”;

去杠杆的推进将使得后续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

没有足够杠杆支持,稳增长也将难见效果。

市场也过度演绎了这些担忧,承压明显的同样是创业板。

创业板指在2018年10月19日触及几乎令人绝望的1184点,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基于对于未来继续大跌的恐惧,甚至不惜选择巨亏割肉出局。

但事后来看,中美贸易关系和去杠杆是利空,也确实可能带来长期影响,但“一涨解千愁”,熊市连带着所有人的悲观只停留在了记忆里。

在2019年1月下旬经历了最后一跌之后,伴随着赚钱效应的改善,增量资金涌入,创业板指开启了年线三连阳的“史诗级”行情,短短两年多之后就翻了3倍,沪指也在这2年间上涨至3731点。(来源:Wind)

来到当下,宏大叙事同样不胜枚举。由于信心的低迷,基金发行冷清,居民存款金额高企,与2018年如出一辙。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的顶部和底部,正是宏大叙事最容易诞生的时刻

冬去则春回,月落则日出。无论是市场的情绪,还是政策、经济、社会,乃至世界的格局,总是像钟摆一样周而复始。尽管或早或晚,尽管节奏不一,否极终会泰来。

悲观者可能正确,而乐观者最终成功。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文章:
  • 湘财基金程涛:站在新一轮行情的转折点_财经频道_证券之星
  • 4月4日基金净值: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最新净值1.105,涨0.35%_基金频道_证券之星
  • 4月13日基金净值:景顺长城竞争优势混合最新净值0.8777,涨0.73%
  • 4月27日基金净值: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净值1.0987,跌1%
  • 4月14日基金净值:华夏新锦顺混合A最新净值1.0366,涨0.53%
  • 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很后悔没有投资苹果和英伟达
  • 华夏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净值上涨1.27% 请保持关注_基金频道_证券之星
  • 5月25日基金净值:圆信永丰强化收益A最新净值1.1147,涨0.06%
  • 南方中证科技100ETF净值下跌1.99% 请保持关注
  • 5月31日基金净值: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A最新净值0.7752,跌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