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单季暴增120亿!资金狂追,这位"新星老将"紧急限购,一人竟扛起公司1/3规模)
在“明星陨落”的前车之鉴下,基金公司对绩优基金经理的规模激增,已开始变得谨慎。
根据4月28日华商基金公告,周海栋管理的6只基金中有5只发布限购令。历经今年一季度逾120亿元的规模激增后,周海栋管理规模已超350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末时规模尚不足100亿元。在周海栋贡献下,华商基金的非货规模在一季度突破1000亿元,周海栋一人独占了1/3。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获悉,周海栋旗下基金规模激增,主要是由份额和净值“双升”所致,仅华商优势行业一季度的净申购就接近26亿份,周海栋于2016年8月开始管理该基金,截至目前任职回报约为250%。
周海栋有着近15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包括近9年基金管理经验。从一季度规模增长势头来看,市场资金对这位“新星老将”的追逐正在迎来一个加速涌入阶段。华商基金“王牌”在握,不重蹈其他基金公司“明星依赖症”覆辙、平衡公司发展和基金经理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有基金一季度规模暴涨逾100%
公告显示,周海栋旗下宣布限购的基金分别为华商甄选回报、华商恒益稳健、华商盛世成长、华商优势行业、华商新趋势优选,从5月4日起各只基金申购上限不超30万元。其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商新趋势优选规模达141.76亿元,去年四季度末时规模还不足100亿元;此外华商甄选回报规模也在一季度从60亿元出头增加至近90亿元;还有,在一季度逾100%暴涨后,华商优势行业的规模更是从去年四季度末的35.74亿元激增至72.06亿元。
分解来看,周海栋旗下基金规模激增,主要是由份额和净值“双升”所致。比如,华商优势行业一季度的净申购接近26亿份,使得整个基金份额从初期的34.67亿份上升至60.57亿份。同时一季度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5.4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91%,超额收益达12.51%。华商甄选回报混合一季度净申购也超过15亿份,一季度该基金A份额和C份额净值增长率均超过9%。
(截图来源:华商优势行业一季报)
拉出时间看,这种“双升”效应在周海栋管理的基金当中依然存在。
以规模最大的华商新趋势优选为例,根据Wind自2015年5月周海栋管理以来截至目前实现了约340%的回报率,年化回报超20%,在43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此外,华商优势行业一季报显示,周海栋于2016年8月开始管理该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回报率分别为22.32%、116.71%、205%。根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周海栋在华商优势行业上的任职回报接近250%,年化回报同样超过20%,在100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七。
(周海栋在管基金情况一览表,来源:Wind,截至4月28日)
投资偏周期成长风格,此前调仓灵活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个人介绍,周海栋于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就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10年5月加入华商基金,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5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已有9年基金管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8年进入金融业前他曾有过实体企业从业经验,于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在于上海慧旭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在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
从组合持仓来看,周海栋投资偏周期成长风格。他曾表示,个人的投资框架是基于周期与概率的价值投资,周期是用于理解世界规律、分析行业和公司的抓手,概率是对不确定的未来做出假设和判断的标尺。无论是周期股还是成长股,都遵循周期运行规律,只是时间维度不同。
以华商优势行业为例,该基金一季度股票仓位接近80%,重仓股聚焦于制造业、采矿业和信息软件业,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紫金矿业、神火股份、洛阳钼业、鸣志电器、云铝股份、吉祥航空、中国软件、中国铝业、铜陵有色、中金黄金。其中,洛阳钼业、中国铝业、中金黄金为一季度新增重仓股。
(截图来源:华商优势行业一季报)
从更长维度看,华商优势行业在不同阶段的重仓股,曾有过中兴通讯、普利制药、比亚迪、平安银行、兆易创新等多个热门赛道个股。在前期规模更小时,周海栋调仓灵活,在重仓股上并没有过多留恋,而是在获利后及时兑现。
比如,该基金于2017年三季度买入半导体龙头兆易创新,到2019年末时成为第二大重仓股,持仓数量从最初的11.31万股一直加到52.58万股。这期间半导体行业因中美贸易摩擦迎来一轮国产替代热,公司业绩和股价均呈现大幅上升。截至兆易创新在2020年一季度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时,兆易创新在该期间涨幅超过300%。
一己之力扛起公司1/3规模
周海栋虽然有着9年基金管理经验,但他是在近年的周期成长行情中崭露头角,才逐渐被市场发现,是一位典型的“老将新星”。
根据Wind数据统计,周海栋管理规模在2022年一季度末尚不足100亿元,到了2022年三季度末和2022年四季度末,规模分别达超过了140亿元和230亿元。而截至2023年一季度,周海栋管理规模来到了357.72亿元,较2022四季度的230.10亿元增加了120多亿元。截至目前,在华商基金工作了13年的周海栋,还肩任华商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公募业务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等要职。
(周海栋管理规模变化趋势图,来源:wind)
在周海栋突围之下,Wind数据显示,华商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公募管理规模和非货规模均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160.51亿元和1079.72亿,其中非货规模排名行业三十六位。以357.72亿元管理规模计算,周海栋在华商基金整个非货币规模中占比达到33.13%,以一己之力扛起了1/3规模。
从今年一季度规模增长势头来看,市场资金对这位“新星老将”的追逐,正在迎来一个加速涌入阶段。随着周海栋管理规模持续增大,他在公司的规模占比会越来越大。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底,至今已有着近18年发展历史。从近年发展情况来看,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代表性公募,大多有着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如刘彦春之于景顺长城基金、冯明远之于信达澳亚基金、蔡嵩松之于诺安基金、陆彬之于汇丰晋信基金等。但在管理规模持续增大之后,基金(尤其重仓热门赛道龙头股的基金)策略灵活性必然会有所降低,人气基金经理有可能会面临一个“船大难掉头”困境。
可以说,无论是基于公司自身,还是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摆脱“明星依赖症”和单个基金经理规模独大现象,是华商基金接下来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