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私募论战AI行情持续性 关注“中特估”价值重估)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今年ChatGPT掀起投资风潮,不少私募积极参与AI领域投资。经过近期的波动后,私募对AI板块的投资思路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要谨慎对待波动、待潮退后再挖掘,有的觉得对有业绩支撑的企业可无惧波动、长期持有。同时,“中特估”行情兴起,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央国企的价值重估,私募认为一些央国企具备估值性价比和盈利优势,未来行情还会持续,但能否产生溢价还要进一步观察。
部分私募积极参与AI领域投资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有不少私募机构参与了AI、“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比如仁桥资产提前布局久远银海、美亚柏科等,运舟资本新进了浪潮信息、易点天下、中国软件、东方国信等,高毅资产冯柳买进了亿联网络,展博投资买入了万兴科技。
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表示,在主观多头管理人中,观察到仁桥、高毅、聚鸣等对AI相关板块有部分参与。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投资逻辑并非参与短期概念炒作,更多是基于长期投资逻辑,如逆向投资、价值投资等投研体系去进行相关布局,而且整体投资结构较为均衡。在个别股票短期大幅上涨之后,基金经理也有一定程度的减仓,并将仓位逐步增加到部分超跌优质个股上。
4月以来ChatGPT领域出现调整,到月底重拾升势,私募对AI板块的判断也出现分歧。
“AI炒作情绪见到高点,但趋势仍然很强,不会就此退潮。未来将出现分化,需要寻找更广泛的运用场景,向‘AI+’方向演绎,围绕金融、医疗、汽车、游戏、文学、传媒等场景展开。”翼虎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余定恒表示,由于短期筹码集中度较高,概念股起飞引发板块震荡,叠加政策监管的利空以及缺乏业绩支撑,AI板块内部有调整诉求,或将加剧波动。对于有业绩支撑的板块不必担心短期颠簸,可以长期持有。
丹羿投资认可AI产业方向,但认为近期行情为短期投机,AI内部也出现分化,2B为主、兑现较慢的软件板块4月跌幅明显大于2C的传媒和需求边际改善的算力硬件。板块高位大幅震荡,说明AI赚钱进入困难模式。
不少私募认为当前不妨观察AI产业发展,寻找合适位置的投资标的。
星石投资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仍在主题炒作阶段,但最好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后续板块内部可能会出现分化。在偏概念、主题化阶段完成之后,市场会进行一定的调整。不过,泡沫化退潮过程中也会涌现出业绩兑现、真正能吃到行业红利的公司。
“中特估”行情有望持续
近期“中特估”概念股表现活跃,Wind中特估指数年初以来涨幅超过31%,私募也非常关注央国企投资价值的重估。
“‘中特估’无疑是本轮行情中的顶梁柱之一。”余定恒谈到,“一利五率”的提出定向要求央企国企改变回报水平不佳、盈利质量不够高、市场竞争力薄弱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除了基本面的变化和政策的驱动,央企板块整体处于低位性价比凸显也是驱动资金入场的因素之一。截至2023年5月4日,央企板块PE为8.28倍,明显低于大盘的整体估值。从盈利来看,2022年以来指数ROE水平进入上升通道,过去十年国企改革在利润端初见成效,有望在未来几年进入业绩兑现期。如果筹码结构不错,行情还会震荡持续。
关于央国企的投资机会,黄鹏认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央国企公司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在经济增速换挡、利率中枢下移的背景下,具有稳定股息的央国企成为过去高收益的城投、地产债券的替代品。而且,中字头央国企本身就处于相对垄断的环节。在经济上行过程中,央国企都可以从供需错配带来的涨价过程中受益,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水平快速提升。同时本次国企改革主要采取提升ROE和分红率等方式,这也和资本市场有了更多共同语言。
展望未来,星石投资认为,除了盈利以外,央企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可能是过去常被折价的一个原因。比如三大运营商为了扶持互联网应用产业,提供更好基础环境,在一定时期需要提速降费。此外,央国企还承担了引导国家相关IT设备产业发展的职责。从短期盈利角度讲,这些工作可能不是资本市场喜欢的,但从长期角度讲,其符合全国利益和运营商自身的利益。目前很多大型央企估值修复,也跟全球的政治经济环境有关。在贸易摩擦之后,央企除了自身盈利的价值以外,其在关键环节的战略价值也被重新挖掘出来。